继钱包之后,下一个消失的随身物品将是什么?
过去,身份证、手机、钱包、钥匙是出门必备的“四大件”。移动支付让现金消失,人们出门不必再带钱包;在不远的未来,智能门锁也将让钥匙消失,人们将迎来智能门锁时代。
家是心灵和身体的港湾,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而保护我们家的安全的第一道关卡,就是门锁,我们现在就聊聊关于门锁那点事。
中国锁具历史悠久,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传统的门锁为机械锁装置。常见有弹子锁,牛头锁,球形锁。防盗锁等等。核心部件都包含有:锁芯、弹簧、弹子、锁舌等组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锁将逐步替代传统锁。实际上,现在市场上电子锁也是品种繁多,功能不一,比如指纹锁,密码锁,感应锁,生物锁,遥控锁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在外形构造上有别于传统的锁具,内部构造精密复杂,其功能也是强大到让人惊叹不已。
传统和科技的碰撞,你为什么不选择智能门锁?
顾虑1
智能门锁都是要电的,会不会没电了被拒之门外?
既然这个智能锁要用电池供电才可以使用,万一电池没电了咋办?会不会把主人拒之于门外呢?其实你的担心的多虑了。一般来说智能锁使用的是5号电池,一把智能锁需要安装4~8节电池,正常使用情况下,一副电池以维持一年左右。随着开锁的频率增加而下降。当智能锁出现低电量时,还可以使用数十次开锁动作并伴有声音警示提醒功能。正规的智能锁另外都是有应急锁孔和外接电源装置。通过外接电源也是可以正常打开智能锁。
事实上,在某些场合,我们已经摒弃了用钥匙插入锁孔开锁,比如说车门,现在用钥匙插入锁孔开车门,大家能想到的就是车坏了,小区门禁都是刷卡或密码,绝难找到用钥匙进小区的,连共享单车,也是遥控开锁,所以,大不必要纠结于电池问题
顾虑2
门锁多采用生物识别技术,会不会准确度不高错开或打不开?
对于上班族来说,打卡是必要的考情记录,打卡现在有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手机现在也都有指纹解锁,为什么打开的玻璃不干净打不上而手机根本没有透明玻璃呢,这是不同的识别技术
目前存在的两种指纹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原理------“当用户将手指放在正面时,皮肤就组成了电容阵列的一个极板,电容阵列的背面是绝缘极板。由于不同区域指纹的脊和谷之间的距离也不相等,使每个单元的电容量随之而变,由此可获得指纹图像”。可以看出来指纹在其中的作用是成为了一个极板,而并没有用到指纹活体的体征(细胞或者其他的)。作为一个极板和传感器上电容整列之间相互感应,并非只有指纹才可以。整机功耗低,静态功耗几十微安,指纹匹配速度小于0.5S,认假率0.001%,拒真率0.1%。
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置光源照射下,光从底部射向三棱镜,并经棱镜射出,射出的光线在手指表面指纹凹凸不平的线纹上折射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线明暗就会不一样。用棱镜将其投射在电荷耦合器件上CMOS或者CCD上,进而形成脊线(指纹图像中具有一定宽度和走向的纹线)呈黑色、谷线(纹线之间的凹陷部分)呈白色的数字化的、可被指纹设备算法处理的多灰度指纹图像。光学指纹模块有很高的识别反应速度。能够自动结束图像采集,而且图像质量越来越好。能提供分辨力为500
dpi( dot per inch)的图像。
防伪指纹能力强。抗静电能力强。超薄的体积能够嵌入到各种终端产品中。指纹误识率<0.0001%,指纹拒真率<0.01%。
在指纹门锁识别率方面,半导体优先于光学,对于小孩、老人、指纹纹路较浅、手指干燥等用户识别率会提高一点。但半导体传感器成本较高,静电干扰影响,不耐磨,易损坏,售后成本也较大。那些半导体指纹传感器智能锁无法完全杜绝假指纹、实现活体识别。
而光学识别系统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长,指纹识别响应速度快,表面耐磨。但 :对脏手指和干手指表面有覆盖物的指纹图像识别率很低,对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差。
顾虑3
安装方面,传统的门锁结构简单,拆装非常容易。智能门锁相对复杂许多,没有经验丰富的安装师傅帮忙想要自行装好它确实是比较伤脑筋的。简单来说,买一个智能锁,还得先考虑这扇门行不行,安装师傅行不行,弄不好门就废了
顾虑4
安全方面
大家都想,传统观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很牢靠,手上没个东西总感觉不放心
但是传统的门锁无防撬报警功能,锁体容易被破坏,配套的机械钥匙容易人为丢失。锁具使用长久后锁芯容易卡死,机械故障较多。
智能锁在安全性能方面明显优胜于传统门锁。并且还有一个显著特色:那就是出门再也不怕忘带钥匙了。部分智能锁带有防水防尘防拆报警功能,通过手机端推送当前门锁状况。让你身处远方都能一目了然家中动静。
最终而言,跟上时代必是大势所趋,初装最好选用智能门锁一步到位,改装就看自己的需要了